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病因病机
骨关节炎在中医学中没有相应的名称。根据其临床表现特点,骨关节炎为关节退行性疾病,属中医“痹证”“骨痹”的范畴。历代医家有“膝痛无有不因肝肾虚者,虚则风寒湿气袭之”的论述。《黄帝内经·素问·长刺节论》指出“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曰“男子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张氏医通》曰“膝为筋之府”“膝痛无有不因肝肾虚者”。该病证病理变化复杂,不但涉及脏腑,而且涉及经络、气血。《景岳全书》曰“痹者,闭也,以气血为邪所闭,不得通行而病也”“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强劲,关节清利矣”。因此,骨关节炎不仅与肝肾不足、风寒湿邪相关,也与气血关系密切。
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是指由于髋关节面长期负重不均衡导致关节软骨退变或骨形态改变,引起髋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的疾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与年龄、创伤、炎症、体重、代谢和遗传等因素相关。随着我国肥胖人数增加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到来,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病率还会持续上升。
高大伟教授认为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多因患者年老体衰,肝肾不足,外邪侵袭所致;提出了滋养肝肾、祛邪通络的治疗原则,同时重视中西合参、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内外同治、康复锻炼等,为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治提供了有效的思路和方法。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归属中医学“髋痹”范畴,中医古代文献中无“髋痹”一名的相关记载,“髋”多描述为胯、髀、股等,故古代文献中的所论述的髀痛、胯痛、股痛等多与本病有关。如《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中就有“股内痛”“鱼股痛”等描述。《内经》论有“腰股痛”“股轻足膝中痛”等表述。晋·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则有“髀痹”病名。现代委多峰最早提出髋痹之名。娄玉铃《中医风湿病学》首次完善“髋痹”理法方药。高教授认为髋痹的病机为肝肾不足,外邪侵袭。机体正气不足为内因,风、寒、湿等邪气侵袭为外因,阻碍髋部气血运行,致使髋部疼痛、重着、酸楚、关节屈伸不利而发为本病。如《素问·气交变大论》曰:“岁水不及,……寒疡流水,腰股痛发。”金·张从正《儒门事亲》曰:“夫妇人腰胯疼痛,两脚麻木,恶寒喜暖者,《内经》曰乃是风寒湿痹。”髋痹多是由于年老体衰或久病卧床,精血耗损,肝肾不足,筋骨失却失养,髋部气血运行滞涩而致。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曰:“肾主腰脚,肾虚弱则为风邪所乘,风冷客于髀枢之间,故痛也。”《圣济总录》曰:“劳伤之人,肾气既衰,阳气不足,寒湿内攻,经络拘急,所以腰髋强直而痛,不能俯仰也。”髋痹或是由于跌扑损伤后,肾阳气不足,另受风寒湿邪所侵,离经之血脉郁阻髋部而发为本病。如《太平圣惠方》曰:“伤折后,脚膝腰胯被冷风攻击,疼痛不得行走。”
?
辨证施治
高教授秉承中医辨证论治理念,认为髋痹与虚、邪、瘀等因素密切相关,肾主骨、肝主筋,筋能束骨,人至中年后,肝肾渐亏,骨节失去濡养,髋部劳损瘀阻,复加风寒湿侵袭,经络不畅,气血痹阻而发病。外邪侵袭、气滞血瘀者,治以祛邪通络、活血化瘀为原则;肝肾不足者,治以滋养肝肾、补益气血,兼祛邪通络为原则。
3.1 ?外邪侵袭型
患者髋部冷痛、重着,翻转不利,静卧冷痛不减,久坐湿地或遇阴雨天后加重,常用蠲痹汤加减。防风、羌活为辛温之品,主散寒、除湿疏风,桂枝、秦艽、海风藤、桑枝等祛风散寒、化湿通络,黄芪、炙甘草通气活血,血活则风散,当归、赤芍活血止痛。
3.2 ?肝肾不足型
患者髋部隐痛,气短懒言,行走乏力,关节活动受限,腹股沟区压痛,常用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善治风除痹,以祛筋骨间的风寒湿邪。细辛、防风、秦艽、桂心,细辛入少阴肾经,长于祛风寒湿邪;秦艽祛风湿,止痹痛,利关节;桂心温经散寒,通利血脉;防风祛风而胜湿止痛,共祛风寒湿邪。桑寄生、杜仲、牛膝以补益肝肾而强壮筋骨,且桑寄生兼可祛风湿,牛膝尚能活血以通利肢节筋脉;当归、川芎、地黄、白芍养血和血,人参、茯苓、甘草健脾益气。
3.3 ?气滞血瘀型
患者髋部酸痛、沉重感,部位不移,关节活动受限,髋部压痛,常用身痛逐瘀汤加减。方中川芎、当归、桃仁、红花活血祛瘀;牛膝、五灵脂、地龙行血舒络,通痹止痛,秦艽、羌活祛风除湿,香附行气止痛,甘草调和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