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2022直达_九九九九九伊在人线日产_成品人片直接进入入口

当前位置:首页  > 市级工作室  > 郑臣校  > 名医研究  > 经验方

骨伤经验方

发布人: 更新时间:2024-04-08

一、骨折

活血镇痛汤:

【组成】当归、白芍、生地、连翘、枸杞子、骨碎补、续断各9克,川芎、制乳香、制没药、三七各4.5克,桃仁、防风各6克,茯神12克,炙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活血舒筋,化瘀止痛,补肾壮骨。

【主治】骨折脱位初期,瘀血作痛。

【方解】筋骨损伤初期,血离经脉,形成血肿,阻塞经络,气血凝滞。《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气伤痛,形伤肿。”吴昆注为:“气无形,病故痛,血有形,病故肿。”所以损伤必有肿痛,又肾主骨,骨折脱位后,因积瘀化热,必见红肿之症。本方是由桃仁四物汤化裁而成。

方中生地凉血散瘀,并用防风、连翘祛风清热;以桃仁、乳香、没药、三七活血化瘀、舒筋止痛;因骨断筋绝,故用枸杞子、续断、骨碎补补益肝肾、续筋骨;加上茯神宁心安神;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活血舒筋、化瘀止痛、补肾壮骨之功。

?

仙复汤:

【组成】当归15克、柴胡15克、花粉15克、山甲6克、桃仁9克、红花9克、防风9克、乳香9克、没药9克、赤芍15克、贝母15克、白芷6克、陈皮9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活血散瘀、软坚消肿。

【主治】骨折后瘀结肿胀。

【方解】方用当归、桃仁、红花、乳香、没药、赤芍活血散瘀;柴胡、陈皮疏肝理气;防风、白芷疏风散邪;花粉、山甲、贝母软坚散结消肿,以助活血化瘀之力,组合成方,有活血散瘀、软坚消肿之效。

?

活血止痛汤:

【组成】当归、桃仁、牛膝、络石藤、丹参、苏木、地鳖虫各9克,红花、川芎、乳香、没药、陈皮、枳壳各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主治】骨折初期瘀血内结,疼痛肿胀。

【方解】根据“坚者削之”、“客者除之”,“留者攻之”的治疗原则,方以当归、桃仁、丹参、苏木、红花、地鳖虫、乳香、没药、川芎等共奏活血化瘀之效;然血随气行,故在活血化瘀药中佐以理气之药,如陈皮、枳壳等调达气机,有气行则血行之意,既照顾到调气疏肝之特点,又能增强活血化瘀之功。

?

活血接骨散

【组成】羌活1钱,独活1钱,川芎1钱,防风1钱,当归1钱,官桂5分,荆芥6分,赤芍药6分,苏木6分,猴姜6分,白芷6分。

【用法】上(口父)咀,用水、酒各半煎好,滤清,另研乳香、没药、自然铜各5分调入,病在上食后,在下食前,温服。黄酒送服,一次~9克,一日~2次;外用白酒调敷患处。

【功用】活血止痛,续筋接骨。

【主治】从高坠下,或行车走马,伤筋动骨,瘀血肿痛者。

【方解】方中羌活利关节、止痛,独活祛风除湿、止痛,川芎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防风祛风、胜湿、止痛,当归补血、活血,官桂暖肝肾、祛寒止痛、散瘀消肿,荆芥止血,赤芍药活血祛瘀,苏木活血祛瘀、消肿定痛,猴姜补肾强骨、活血止痛,白芷祛风除湿、通窃止痛、消肿排脓。诸药合用,可治跌折筋骨者。

?

补肾健骨汤

【组成】:熟地黄、骨碎补、狗脊、续断各15、枸杞、杜仲、当归各12山茱萸、山药各9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一日两次。

【功用】补肾壮骨,益气健脾,活血化瘀。

【主治】骨折中、后期延迟愈合或不愈。

【方解】方中熟地黄、枸杞可滋肾益精、养肝明目;山茱萸可助枸杞补益肝肾山药补脾益肾助后天之本,以化生气血;骨碎补、狗脊、续断均可补肾强骨、续筋止痛;当归补血活血木香行气止痛可布散滋补之阴液,使补而不滞诸药合用共奏滋补肾阴、健脾养肝、补骨生髓、续筋止痛、理气行瘀之功。

?

壮筋续骨丹

【组成】当归、菟丝子、党参、补骨脂、刘寄奴备60克,川芎、白芍、杜仲、桂枝、三七、虎骨、木瓜备30克,炒熟地黄120克、川断、五加皮46克,骨碎补、黄芪、廑虫各90

【用法】研为细末,砂糖泡水泛丸,每服四钱(12),温酒送下。

【功用】补益肝肾,强壮筋骨。

【主治】损伤后期,肝肾亏损。症见筋骨软弱,疲乏无力,舌淡,脉细弱者。

【方解】骨折筋伤后期,瘀去骨接,但气血未壮,筋骨未坚,肝肾虚弱,筋骨软疲无力。治当补益肝肾,强壮筋骨之法。方中党参、黄芪、当归、白芍、熟地、川芎补气养血,充养肌肉;菟丝子、川断、骨碎补、补骨脂、杜仲补益肝肾,强壮筋骨;虎骨、木瓜、桂枝、三七、五加皮、廑虫、刘寄奴舒筋活络,壮筋续骨。共奏补气血、益肝肾、强筋骨、通经络之效。

?

2.筋伤

舒筋活血汤

【组成】羌活6克,防风9克,荆芥6克,独活9克,当归12克,续断12克,青皮6克,牛膝9克,五加皮9克,杜仲9克,红花6克,枳壳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功用】活血祛瘀,舒筋活络。

【主治】筋络、筋膜、筋腱损伤。为伤筋中期及脱臼复位后调理之剂。

【方解】方中以当归、川芎、乳香、没药、赤芍、落得打、红花、地鳖虫活血祛瘀,舒筋通络;配以桔叶、桔梗、乌药、青陈皮、荔技核、小茴香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与活血药配伍,其活血、通络、止痛之功尤著。

?

滋阴解痉汤:

【组成】生地21克,白芍30克,女贞子12克,地龙9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滋阴润燥,缓急止痛。

【主治】臀部软组织疼痛综合征。臀部疼痛,或向下肢放射,或向腰部扩散,多以酸胀痛为主,弯腰、转体、提腿等活动受限。

【方解】本病病变发生于肌肉、筋膜、韧带、腱膜、肌腱、神经鞘膜等组织,与“筋”关系密切。筋为肝所主,全赖肝中精气的滋养,若肝之功能衰变,不能正常疏泄,则可产生筋脉疼痛,肢体拘挛、麻木、屈伸不利等。治宜滋阴润燥、缓和挛急,方始克有资。故方用生地、女贞子滋阴清热,养肝润燥;白芍柔肝敛阴,配甘草酸甘化阴、缓急止痛;地龙清热解痉通络。合之共奏滋阴润燥、缓急止痛之功。

?

壮骨舒筋汤:

【组成】杜仲、怀牛膝、当归、党参、枸杞子、续断、木通、木瓜各9克,川芎4.5克,熟地15克,泽兰、防风、白芷、川厚扑各6克,西红花1.5克。

【用法】每日1剂,酒水各半煎服,日服2次。

【功用】活血祛瘀,强筋壮骨,益气活血,温经通络。

【主治】腰部慢性伤筋,瘀阻作痛。

【方解】慢性腰部伤筋,多因经常持续损伤或急性损伤迁延日久所致,先天性腰骶部缺陷也可诱发。方中川芎、红花、泽兰可活血通经,祛瘀止痛;枸杞子、杜仲、续断补肝肾、强筋骨;慢性伤筋,气血耗损,故用党参补中益气;当归、熟地补血和血。久病则风湿侵袭,故以木瓜、川厚朴祛风胜湿、舒筋活络;白芷、防风辛温升阳、祛风胜湿;更加牛膝、木通引药下行,瘀阻停湿自然下降,遂行气正常,阳气上升,顽疾可除。

?

化瘀通痹汤:

【组成】当归18克,丹参30克,鸡血藤21克,制乳香、制没药各9克,香附、延胡索各12克,透骨草3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活血化瘀,行气通络。

【主治】血痹证(损伤后遗症、网球肘、肩凝证等)

【方解】瘀血痹阻是由局部闪扭、外力损伤、慢性劳损等引起经络损伤,血行不畅或血溢脉外留滞局部,筋脉肌肉失养,抗御外邪能力低下,风寒湿热之邪乘虚而入,加重络脉闭阻,导致痹证。方中乳、没,前者活血,后者散瘀,相得益彰,为治本要药;延胡索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香附理气解郁,为血中之气药,气行则血行,加强活血祛瘀之功;当归、丹参、鸡血藤,活血养血,祛病而不伤正;透骨草祛风除湿,通络以治标。诸药合用,共同达到活血化瘀、行气通络之目的。

?

益气通络汤

【组成】黄芪18克、独活9克、羌活9克、当归9克、白芍15克、鸡血藤12克、桑寄生15克、杜仲9克、牛膝9克、威灵仙9克、细辛3克、制川乌6克、全虫9克、木瓜12克、桂枝6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每日两次。

【功用】益气温经、驱风通络、和营止痛。

【主治】外伤性腰腿痛慢性迁延者。

【方解】方中黄芪健脾益气、温中升阳;桂枝温经通络、和营卫;白芍养血活血、柔肝养筋;羌活、活、细辛祛风湿止痹痛;杜仲、牛膝补益肝肾、通利关节当归养血活血;桑寄生、威灵仙祛风湿通经络而止痹痛;鸡血藤补血活血用以血虚筋脉失荣而致的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全虫、木瓜通经络而驱肝风经络通则肢体清宁;大补命门真火逐除风寒湿邪;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益气温经、驱风通络、和营止痛之功能。

?

七厘散

【组成】血竭500克、乳香()75克、没药()75克、红花75克、儿茶120克、冰片6克、麝香6克、朱砂60克。

【用法】口服,一次1~1.5克,一日1~3次;外用,调敷患处。

【功用】散瘀消肿,定痛止血。活血祛瘀,止痛收口。

【主治】化瘀消肿,止痛止血。用于跌打损伤,血瘀疼痛,外伤出血。

【方解】方中血竭、红花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君药。乳香、没药化瘀消肿,行气止痛,为臣药。儿茶、朱砂清热止血,镇心安神,为佐药。麝香、冰片走窜通络,散瘀止痛,为使药。全方配伍,辛温寒凉并用,苦涩甘平俱备,有化瘀消肿,止痛止血之功。

?

3.疡伤

五味消毒饮

【组成】金银花15野菊花6蒲公英6紫花地丁6、紫背天葵子6

【用法】水一盅,煎八分,加无灰酒半盅,再滚二三沸时,热服,被盖出汗为度。

【功用】清热解毒,消散疔疮。

【主治】疔疮初起,发热恶寒,疮形如粟,坚硬根深,状如铁钉,以及痈疡疖肿,红肿热痛,舌红苔黄,脉数。

【方解】方中金银花清热解毒,清宣透邪,为君药。蒲公英长于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凉血消痈,佐以野菊花、紫背天葵子清热解毒而治痈疮疔毒。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消散疔疮之功

?

秘方提毒散

【组成】:煅石膏27克,红粉3克,冰片3

【用法】:上药共研末和匀,装瓶备用。外用,撒疮面上,疮口深者,用药捻浸湿75%酒精,粘上药粉插入疮内,再敷盖膏药或软膏(红肿者外敷金黄膏、无药肿者敷生肌膏,局部皮肤痒甚者敷拔毒膏),隔日换药1次。

【功用】化腐解毒,生肌止痛。

【主治】用于疔疖痈肿,臁疮,溃流脓血,疮口不敛。

【方解】煅石膏清热解毒、敛疮生肌,红粉、冰片共奏化腐生肌、止痛消肿之效。该方适用于治疗疔疖痈肿、臁疮、溃流脓血等疮口不敛的情况。使用时,可将药粉撒于患处,对于疮口较深者,可浸湿药粉后插入疮内。每隔一日换药一次,以促进伤口愈合,缓解疼痛。

?

化腐拔毒生肌膏

【组成】珍珠5~6(或用珍珠母代),琥珀8克,青黛8克,冰片0.5克,黄丹100,麻油240克。

【用法】将珍珠纳入豆腐内加水煎2小时,取出珍珠晒干研末。用麻油240克,以瓦罐煎油至浓黑,将黄丹100克慢慢撒入油中,并不断搅拌,勿令沸出罐外,文火熬至滴水成珠,加入预先研好的琥珀、青黛、冰片粉,搅匀即成。按疮口大小,用纸摊膏,贴于疮口上,每日换药1次。

【功用】清热解毒,去腐生肌。

【主治】疮疡久不收口。

【方解】方以珍珠为主药,可获祛腐生肌之效;为使体内毒气能够尽泄,以琥珀散血解毒;青黛清热凉血解毒;冰片祛腐消肿止痛;黄丹解毒,收敛生肌。诸药合用,共收活血化瘀,祛腐敛疮,拔毒生肌之功效。

?

八珍汤

【组成】当归、川芎、熟地黄、白芍、党参、甘草、茯苓、白术各15

【用法】加生姜5片,大枣1枚,水煎服,日一剂。

【功用】益气补血。

【主治】疡伤后期气血两虚证。

【方解】本方为四君子汤与四物汤合方而成,方中党参与熟地黄为君药,大补五脏元气,补气生血,臣以白术补气健脾,当归补血和血,佐用茯苓健脾养心,芍药养血敛阴,川芎活血行气,甘草益气和中,煎加姜枣,调和脾胃,以助气血生化。

徐闻县| 潜江市| 泾源县| 迁安市| 紫阳县| 杨浦区| 望江县| 广元市| 游戏| 萝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