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期辩证
(1)初期:伤后1~2周内,多用“下法”和“消法”,治血和理气兼顾。常用攻下逐瘀法,行气活血法、清热活血法;
(2)中期:伤后3~6周,多用“和法”和“缓法”,和营生新、接骨续筋,常用和营止痛法、接骨续筋法、舒筋活络法;
(3)后期:伤后7周以上,多用“补法”和“温法”,调理脏腑,补益气血。常用补气养血法、补养脾胃法、补益肝肾法。
?
2.?内外兼治
内治强调调理身体内部功能,通过中药内服或针灸等方法,调节气血、滋养脏腑、平衡阴阳,从根本上改善机体的整体状况。内治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自愈能力,对于骨伤康复起到积极作用。外治强调处理病变部位,对于外伤和骨折等病症,通过外敷药物、拔罐、热敷、推拿、熏洗等手段,直接作用于受伤部位,促进血液循环、消肿止痛,可以缓解疼痛,加速伤口愈合,恢复受伤部位的功能。中医骨伤中的内外兼治强调综合治疗的方法,即内外治疗相结合,互相促进、协同作用,能够更全面地调理机体,促进康复和愈合,提高疗效。
?
3.?筋骨并重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载有:“筋,肉之力也。从肉从力从竹。竹,物之多筋者。”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载有:“筋也者,所以束节络骨……为一身之关纽,利全体之运动者也。”明·张景岳《类经》载有:“筋有刚柔,刚者所以束骨,柔者所以相维,亦犹经之有络,纲之有纪,故手足项背,直行附骨之筋皆坚大,而胸腹头面支别横络之筋皆柔细也。”说明筋可束骨,主司一身运动,同时又可联络周身、通行血脉。《说文解字》载有:“骨,肉之覈也;从冎有肉。凡骨之属皆从骨。”《灵枢·经脉》载有:“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说明骨是全身的支架,不仅可以为筋提供支撑,同时又被筋所附着。《素问·五脏生成》载有:“诸筋者,皆属于节。”清·吴谦《医宗金鉴》载有:“骨肉相连,筋可束骨……诸筋从骨,联续缠固,手之所以能摄,足之所以能步,凡阙运动,罔不顺从。”说明筋附于骨,骨连着筋,筋与骨相互连接、相互为用。骨靠筋的伸展和收缩实现运动功能,筋靠骨的支撑和承载协助身体进行各种运动。筋与骨在正常情况下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若这种平衡被破坏,可形成筋骨失衡的病理状态。
筋骨并重的内涵为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并进、骨与软组织并重等。复位、固定、功能锻炼和内外用药是处理骨折的 基本步骤,早期无损伤的正确复位则是复位的基本原则。不增加局部损伤面的骨与软组织并重的骨折复位思想亦是现代骨折治疗中微创理念的雏形。“骨肉相连,筋能束骨”是筋骨并重的中医理论依据。骨折的整复和固定需要施加一定的外力,而其依据是肢体本身的内在固定力,即骨折部位骨膜、肌肉等软组织马缰绳的牵拉作用,至于适当的肌肉收缩活动所产生的内在动力,更是维持固定、矫正残余移位的主要因素。因此,功能活动不仅是骨折治疗的目的,也是维持固定促使骨折愈合的重要手段,即“骨肉相连,筋能束骨”。
?
4.?正骨手法:
正骨八法是一种医疗技术,记载于《《医宗金鉴》卷八十七,即摸法、接法、端法、提法、按法、摩法、推法、拿法。
摸者,用手细摸所伤之处,通过触摸诊断筋骨损伤疾病。接者,谓使已断之骨合拢续接一处。端者,盖骨离其位必以手法端正之。提者,谓下陷之骨提出如旧也。因此,接、端、提三法主要用于治骨。按法、摩法,盖为皮肤筋肉损伤而骨未断者设也。推法、拿法,或有骨节间微有错落不合缝,或有筋急纵伤转摇不便利,运动不自如者,惟宜此法以通经络气血也。可见,推、拿、按、摩四法主要用于治筋。 按摩推拿更加侧重对“筋肉伤”“骨缝错”的治疗。按摩,《正骨心法要旨》中定义为“按者,谓以手往下抑之也。摩者,谓徐徐揉摩之也。”按摩法是为“皮肤筋肉受伤,但肿硬麻木,而骨未断折者设也”,目的在于“通郁闭之气,散瘀结之 肿”,用于“或因跌仆闪失,以致骨缝开错,气血郁滞,为肿为 痛”之证。推拿,“推者,谓以手推之,使还旧处也。拿者,或两手或一手捏定患处,酌其宜轻宜重,缓缓焉以复其位也”。推拿法是在“伤虽平,而气血之流行未畅,不宜接、整、端、提等法”时使用, 目的在于“通经络气血”,用于“肿痛已除,伤痕已愈,其中或有筋急而转摇不甚便利,或有筋纵而运动不甚自如,又或有骨节间微有错落不合缝者”。
正骨十法:手摸心会、拔伸牵引、旋转回旋、屈伸收展、成角折顶、端挤提按、挟挤分骨、摇摆触碰、对扣捏合、按摩推拿。
?
5.?气伤痛、形伤肿
《阴阳应象大论》中有“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 ”。气伤痛:根据中医“不通则痛”之理,若全身或局部发生气机阻滞不通之证,则引起疼痛。如寒则拘急而痛,实则壅遏而痛,热则红肿而痛,虚则气少而痛,均有气伤之象。形伤肿:凡痰涎、水饮、瘀血等皆可导致发肿。因肿乃形体先伤,或血分受伤而成。有全身水肿之证,乃肺、脾、肾、三焦、膀胱之气化功能失调,水液泛溢肌肤而为肿,有关节之间红肿,乃湿邪浸凌筋骨所致有局部红肿者,多为瘀滞所致,但总因形体或血分之伤。
急性软组织扭挫伤,是由于外力撞击、跌仆闪挫、扭转牵拉、金创挤压、强力负重、过度活动等原因造成局部软组织的扭伤或挫伤,临床主要以伤处疼痛、肿胀、功能受限等为主要表现。根据“气伤痛、形伤肿”理论,急性软组织损伤的病机多为气滞血瘀。
?
6.?肝主筋、“肾主骨、“脾主肉
根据五行学说,骨、筋、肉分别对应肾、肝、脾。“肾主骨”:骨与肾相应,骨由肾精所养、由肾气推动或调控。若肾精充足,骨得以滋养,则骨坚硬有力;若肾精不足,骨失所养,则骨软无力,甚至骨质脆弱易骨折。“肝主筋”,筋与肝相应,筋依赖肝气血的濡养。若肝血充足,筋得以滋养,则筋力强健,能够稳定束缚关节且耐疲劳;若肝血亏虚无以养筋,则筋力减退,不能束缚关节且易疲劳。“脾主肉”,肉与脾相应,肌肉赖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滋养。若脾气健运,则肌肉壮实,使人体运动机能完善,即《四圣心源》所载“肌肉者,脾土之所生也,脾气盛则肌肉丰满而充实”。《素问·痿论》载:“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由此可见,骨、筋、肉与脏腑气血盛衰相关。
?
7.?形不动则精不流
《吕氏春秋·季春纪》中记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意思是流动的水不会腐恶发臭,转动的门轴不会生虫朽烂,这是由于不断运动的缘故。人的形体、精气也是这样。形体不活动,体内的精气就不运行,精气不运行,气就滞积。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生命在于运动。该理论在骨伤科中可以理解为主张采用运动锻炼康复,符合用进废退康复原则。为动静结合和功能锻炼的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
?
8.?治未病
中医“治未病”一词源自于中国古代“防患于未然”的避祸、预防思想。中医“治未病”的理论萌芽于《周易》: “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中医“治未病”的理论首次现于《黄帝内经》一书,《黄帝内经· 素问》中“四气调神大论”“上古天真论”“生气通天论”等篇均有专门阐述中医治未病理念的内容。《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是对治未病的最为经典的论断, 明确提出了治未病养生“未病先防”的思想内核。《素问· 上古天真论》云:“恬淡虚无, 真气从之, 精神内守, 病安从来。”《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亦曰:“圣人为无为之事, 乐恬淡之能, 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 故寿命无穷, 与天地终。”提出了治未病相应的养生保健基本原则。而《素问·八正神明论》又云:“上工救其萌芽”, 补充提出了未病先防的另一个含义, 疾病出现某些先兆, 或处于萌芽状态时,应采取措施, 防微杜渐, 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 即“欲病救萌” 。通过书中提到“治未病”的医学思想进行深入阐述,中医治未病可概括为为:未病要先防、治病在萌芽、待衰时则刺、既病要防变。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七七任脉虚,天癸绝。”“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四八筋骨隆盛肌肉壮满……八八天癸绝,肾脏衰,形体皆极。”说明了年龄增长与肾精盛衰的关系,以及肾衰后引起骨的衰退。肾精充足,则骨髓化生有源,骨骼得到充分滋养而坚固有力,反之肾精亏少,骨失濡养。
?
9.?因地制宜
岭南地区地处东南,气候偏湿偏温,相较于北方的寒冷气候,岭南地区的中医辨证多以风湿为主。风湿是一种寒湿邪气侵袭人体,注于经络,留于关节,使气血痹阻而引发痹病的表现。因此,在中医骨伤科诊疗中,针对这种特殊的气候条件,医生常常采取因地制宜的治疗措施。针对风湿痹病,中医常使用一些具有辛温性质的草药,如薏苡仁、络石藤、防己和秦艽等。这些草药具有温通经络、祛寒湿的作用,可以改善气血痹阻的状况,缓解疼痛和不适感。辛热性质的草药如桂枝、肉桂和干姜,也会被应用于治疗风湿痹病。川乌和附子这类热性草药,并不是首选药物,因为这些草药具有强烈的热性质,对岭南地区的湿温气候可能不适合。因此,中医骨伤科诊疗中的因地制宜原则,在岭南地区的风湿痹病治疗中尤为重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患者的辨证情况和体质特点,合理选用草药,以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
10.?经络辨证
以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对患者的症状体征进行分析,以判断病属何经、何脏、何腑,从而进一步确定发病原因、病变性质、病理机转的一种辨证方法。《灵枢·经脉》中即有十二经脉有关病症的详细描述。骨伤科疾病部位偏表,与经络所主不无关系。因此根据部位、循其经脉、参以病机的方法在骨伤科辨证治疗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