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某,女,58岁。发病节气:寒露。
初诊日期:2019年10月18日。
主诉:周身浮肿3年余。
现病史:3年余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出现周身浮肿,时轻时重,近半年来加重。曾在我院内科多次查小便常规属正常范围,亦未发现明显的器质性病变。患者要求转中医门诊治疗。现症见:周身浮肿,以两下肢为甚,按之如泥,腰酸腿软,形寒肢冷,溲少便溏,口干不欲饮,间有月经后错,已有三个月经水未至。舌胖质淡,苔薄白而润滑,脉沉滑。
西医诊断:水肿查因。
中医诊断:水肿(脾肾阳虚)。
治法:温肾健脾。
方药:考虑患者脾肾阳虚,水液失于运化通调摄纳,故水液泛溢周身,温振脾肾、运化水湿为法,故投真武汤合防己黄芪汤7剂。
熟附子10g,白术15g,猪苓20g,茯苓20g,黄芪20g,桂枝10g,泽泻15g,汉防己10g,怀牛膝10g,车前子15g,益母草20g。
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二诊:2019年10月25日。
药后腰痛便溏大减,浮肿十去其六,唯月经仍未行。舌苔薄白,脉细滑。加当归10g,川芎10g,赤芍10g以活血调经,淫羊藿20g调补冲任。续服7剂:
熟附子10g,白术15g,猪苓20g,茯苓20g,黄芪20g,桂枝10g,泽泻15g,汉防己10g,怀牛膝10g,车前子15g,益母草20g,当归10g,川芎10g,赤芍10g,淫羊藿20g。
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三诊:2019年11月2日。
药后患者连进前方药5剂,肿消经行,月经量可,色正,大便调畅。续服7剂巩固疗效,嘱患者放松心情,适当户外活动,保持心情愉悦。
熟附子10g,白术15g,猪苓20g,茯苓20g,黄芪20g,桂枝10g,泽泻15g,汉防己10g,怀牛膝10g,车前子15g,益母草20g,当归10g,川芎10g,赤芍10g,淫羊藿20g。
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按:脾肾为人体水液运行主要之脏器。《黄帝内经》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虚则水液不能运化,停滞不行而为肿。《诸病源候论》云:“水病者,由脾肾俱虚故也,肾虚不能宣通水气,脾虚又不能制水,故水气盈溢,渗液皮肤,流遍四肢,所以通身肿也。”喻嘉言说:“肾司开合,肾气从阳则开,阳太盛则关门大开,水直下而消,肾气从阴则阖,阴太盛则关门常阖,水道不通而肿。”肾气虚则开阖不利,膀胱气化失常,水湿停滞则发水肿。水为阴邪,得阳气则化,治法当温振脾肾之阳气为主,即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方中附子、桂枝、干姜温补阳气;黄芪、白术补气健脾;茯苓、车前子、泽泻、汉防己利水消肿;牛膝引药下行,活血调经;赤芍、当归、川芎、益母草活血通经;淫羊藿调补冲任,诸药合用,始为温阳利水,后与活血调经两法并施,则肿消经行,而获显效。
达拉特旗| 舒兰市| 临清市| 咸阳市| 遵义县| 南充市| 犍为县| 资阳市| 岳阳市| 诸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