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2022直达_九九九九九伊在人线日产_成品人片直接进入入口

当前位置:首页  > 名老中医工作室  > 李旭  > 名医研究  > 流派渊源

论《伤寒论》对急性虚证病因病机的认识

发布人: 更新时间:2019-01-20


所谓急性虚证,是指在内科急证的过程中,并发或继发出现的阴阳、气血等脏腑功能严重障碍的,急性虚损性疾病的综合病征,概括的说,具有急、重、虚的三个基本的特点,按照《伤寒论》中论述,形成急性虚证的病因病机有如下几个方面;
1、素体正气虚弱、复感外邪,容易形成急性虚证。例如原文第102条;“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悸”为心阳虚,“烦”为心阴虚,伤寒二、三日当为新病,未经误治出现悸而烦,说明病人为素体阴阳两虚、气血不足所致。又如第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之麻黄附子细辛汤证,本条始得之且发热,是新感外邪,脉沉为阳虚,是为阳虚感寒之证。上述情况,虽尚未达急性虚证阶段,但若处理不当,极易形成急性虚证。
2、由于邪气亢盛,损伤脏腑、气血所致之急性虚证。例如阳明病本属里、实、热证,但因阳热之邪太盛,损伤津液而形成邪盛正虚之证。如原文第73条:“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于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燥而烦,欲饮水数升”之白虎加人参汤证。原文273条:“太陰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则因寒邪入里,损伤脾阳所致的急性虚证。而原文291条之“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387条:“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逆拘急,手足厥冷”,第388条之“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等,则为阴寒内盛,心肾阳气虚衰之典型的急性虚证。
3、因失治误治,导致心、脾、肾、阳气虚损:如原文第64条:”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惊,欲得按”之桂技甘草汤证。第122条“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之桂技甘草龙骨牡蛎汤证,第110条:“伤寒脉浮,医以火劫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之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证等,以上属于误治所致的急性心阴、心阳虚证。又如原文第67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之苓桂术甘汤证。第66条:“发汗后,胸腹胀满”之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等,则为误治损伤脾阳所致的急性脾虚证。至于象第61条:“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
,身无大热”之干姜附子汤证,以及第69条:“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之茯苓四逆汤证,则属误治所致的急性肾阳虚证。
4、由疾病后期,余邪未尽而正气已伤或邪气虽去而正气大损者,亦可导致急性虚证。例如原文21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之桂枝加附子汤证,是属表邪未尽而阴阳两虚之急性虚证。原文第182条:“伤寒脉结代,心动悸”之炙甘草汤证,是因伤寒所致的急性心阴心阳俱虚证。其它如阳明热盛津伤之竹叶石膏汤证,少阴阴虚火旺之黄连阿胶汤证,阴虚水热互结之猪苓汤证,均属此例。

定兴县| 湘潭市| 冷水江市| 株洲市| 昌都县| 丽江市| 通化市| 无棣县| 百色市| 宁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