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2022直达_九九九九九伊在人线日产_成品人片直接进入入口

当前位置:首页  > 名老中医工作室  > 李旭  > 名医研究  > 学术思想

论伤寒与温病——兼探温病学术源流

发布人:蔡敏珊 更新时间:2019-08-03

? ?伤寒与温病是中医学理论中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概念,特别是在论述外感性疾病的时候更是如此,自汉代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以来,直至明清时代温病学术的兴起和确立,伤寒与温病始终被人们争论不休,甚至形成了伤寒与温病两大学派。前者遵从仲景之学,认为伤寒可以概括温病,在理、法、方、药上按照《伤寒论》中所确立的六经辨证施治的法则,甚至在遣方用药上亦不越雷池一步,故又称之为经方派。后者则认为古今之气不同,时世各异,不能执古方以治今病,从而建立起专门为外感性疾病而设的“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的法则和相应的方药,故又称之为时方派。即便如此,出于遵古崇古以及学术的继承性等原因,对伤寒与温病之间的关系上,即使是温病学派之间,仍然存在不同的认识。以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叶天士为例,认为伤寒与温病是两类不同性质的外感热病,在他所著的《外感温热论》中常常提到两者之间的区别,例如他指出:“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变热最速”“伤寒多有变证,温病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清代另一著名的温病学家吴鞠通著《温病条辨》,虽然亦根据《内经》所说的伤寒是所有热病的总称,但他认为经历代留传下来的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由于兵火灾害等原因,只留下由寒邪引起的部分,并未包括温病的范畴,他这种观点,与历代学者对《伤寒杂病论》以及伤寒与温病之间的关系的看法大同小异,直至现代,持这种观点的人仍占多数。
为了更好地认识伤寒与温病之间的关系,了解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之间的异同,使之在临床实践上更好地运用和发扬自《伤寒论》以来中医对急性热病的学术成果,有必要从伤寒与温病的学术源流、学术观点进行比较分析。
(一)伤寒与温病的源流
“伤寒”与“温病”两个概念最早同时见于中医学中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素问?热论》:“今乎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这里所说的是热病属于伤寒的范畴,若从现代语言逻辑的角度来看, “热病”是“伤寒”的属概念,伤寒可以包括热病在内,但热病并不都属于伤寒,有人据此便认为热病即是伤寒,将两者等同起来,这是不够确切的。《内经》中有关热病尚有大量的论述,除《热论》之外,专门论述温热病的尚有《评热病论》,其余散见于各篇论之中,如“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内经》中有关伤寒、温病、热病的论述下面将再作具体论述,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热病与温病的关系,自《内经》以来,众多学者是将热病与温病作为同义的概念去认识的,温即是热,热即是温,故常并称之为温热病证。而认为“伤寒”是一切外感性疾病的总称,温病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如《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风温、有湿温、有温病”,这里有两个问题是需要明确的,一是伤寒包括多种,甚至可以理解为一切外感性疾病,二是“伤寒有五”中包括“伤寒”,从而产生了“伤寒”一词在中医学中有所谓广义与狭义的说法,广义的“伤寒”是一切外感性疾病的总称,而狭义的“伤寒”只是外感性疾病亦即广义伤寒中由感受寒邪而发病的一种病证,这种观点,亦贯穿于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中:“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曰中风;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在《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篇》中,张仲景虽然也提及到温病、风温等概念,但他在论述太阳病经证,即伤寒外感表证的时候,只着重论述太阳中风证及太阳伤寒证,亦即习惯称之为“桂枝汤证”与“麻黄汤证”,而没有具体论述温病、风温等证候,且在治疗外感疾病的表证阶段,皆使用辛温解表的方法,如以桂枝汤和麻黄汤及其加减变化的方剂多达数十个之多,以致后世学者,基本上都认为张仲景的《伤寒论》主要是论述感受寒邪所引起的急性外感性疾病,而于温病一类的病证,概末之及。且体现《伤寒论》中的六经证候,除阳明病经、腑证之白虎汤证及三承气汤证为里实热证外,其余三阴病变,除少阴热化证与厥阴的寒热错杂证外,基本上属里虚寒证。后世学者遵照“发表不远热的”的原则,治外感表证多离不开辛温解表之法。如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间或亦有于辛温解表方中加入苦寒清热之品者,如双解散、荆防败毒散之类,直至宋金元时代,河间学派之刘元素,认为外感疾病虽由六淫邪气所致,但从《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的“病机十九条”来看,以火热之邪所致病证为多,且“六淫皆从火化”,故对于外感疾病,力主寒凉清热之法,力辟辛温之弊,后世称之为“寒凉派”,其学术思想,对于明清温病学派的形成有极重要的影响。至明代吴又可著《温疫论》,明确指出温疫病在流行、发病以及临床表现,与《伤寒论》中因感受寒邪而发的伤寒是截然不同的两类病证,力斥时医将伤寒与温病相混,温病与瘟疫不分的错误,指出“执古方以治今病的危害”,但他在遣方用药上驳杂不纯,对温热病证尚未形成一整套辨证施治体系,直至清代,以叶天士为代表的温病学派,摆脱自《伤寒论》以来对外感性疾病以“六经辨证”为法则,建立起“卫气营血辨证”的针对外感热病而确立的辨证施治体系,指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的病邪入侵的途径,不同于“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的发病过程,指出“温邪则变热最速”,故一反历来以“辛温解表”的方法,提出“在表初用辛凉”,“必先辛凉以解新邪,继进苦寒以清里热”的基本治疗原则。其学术思想集中表现在他所论述的,由其门人整理的《外感温热论》中,即后人称之为“温病二十则”。尽管内容较为简略,未能全部反映叶氏温热病学说的全貌,以及整个温热病证的理法方药,但他所确立的“卫气营血辨证”法则,较之张仲景对外感性疾病的“六经辨证”确能更客观地反映了外感疾病的发病过程和一般传变规律,从而彻底摆脱自张仲景以来对外感热病按“六经辨证”的法则,并确立了具鲜明特点的“辛凉解表”、清气泄热、透热转气、凉血散血等针对卫、气、营、血不同病变阶段以及基本证候类型的辨证施治法则,并在温病舌诊、验齿以及对温热病过程中常常出现斑疹的辨别等方面,均有杰出的贡献。叶氏针对温病初起有无表证阶段的两种不同的发病方式,提出了“新感”与“伏气”学说,尽管在对“伏气”的解释尚有商榷之处,但他毕竟说明了一部分温热病之所以在发病初没有出现在表的卫分证候而直接表为里热证的特殊类型,在治疗原则上也提了“不与伤寒同法”以及“苦寒直清里热”的治疗原则。在对待温热病过程中出现的神智异常改变,叶氏提出了“逆传心包”的理论,以区别于张仲景在《伤寒论》中阳明腑实证的“神昏谵语”,以及使用通里攻下的治则,采用清心泻火、醒神开窍之法。以上对叶氏温病理论的简略概括可以看出,中医学在对待外感温热病的认识已形成一整套理法方药与辨证施治体系。清代另一位著名的温病学家吴鞠通,进一步发展了叶氏的学术思想,并在叶氏卫气营血辨证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焦辨证”理论。由于卫气营血辨证着重于对温热病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的过程,而三焦辨证则进一步强调病变所在的具体部位。所谓三焦辨证,是将温热病过程中的临床证候,按其所属的脏腑器官划分位上焦、中焦与下焦三个基本的证候类型,大体上,上焦病变是以肺及其附属器官为主,中焦病变以脾胃为主,下焦病变以肝肾为主。“三焦”一词,最早见于《内经》,具有多种含义,其中之一,是将人体躯干部位划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每一部分有其主要的脏腑器官。因而,三焦辨证的核心其实是以脏腑辨证为基础,将卫气营血辨证与脏腑辨证相结合,由卫分到气分、由气分到营、血分,是温热病由浅入深的过程,再结合三焦辨证,上焦不治则传中焦,中焦不治则传下焦,则是病变由“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再由肺卫病变涉及肺气分病变,然后涉及中焦脾胃的气分病变,最终影响至下焦的肝肾,这是指温热病一般的传变规则而言。可见,卫气营血辨证强调了温热病由表至里、由轻到重、由实转虚的一般规律,而三焦辨证则强调温热病过程中脏腑之间的相互影响,更强调温热病过程中病变所侵犯的脏腑器官及其对相关脏腑器官的影响,或者是说脏腑之间的传变过程。将两种方法综合运用,更能客观地反映温热病的发病途径、病变的不同阶段,以及病变所主要涉及的脏腑器官、病变的虚实转化过程,及其转归,为中医对温热病的辨证施治提供一个多维的、多种辨证方法综合运用的方法。温热病自“三焦辨证”的方法的具体提出,标志着中医学对温热病从理论到临床已形成一整套较为完整的临床学科,也标志着中医药对外感性疾病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温热病的综合辨证方法
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是外感温热病两个基本的辨证方法,但在具体临床应用上,如何灵活运用,以及如何与中医学传统的辨证方法相结合,还有必要进一步讨论。
中医学自《内经》的出现,已基本确立起阴阳五行辨证、表里、虚实、寒热辨证、脏腑、经络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病因辨证等基本的辨证法则。《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所谓“治病必求于本”,是说治疗疾病,首要的是区别疾病的阴阳属性。又说:“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素问?至真要大论》:“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气有定合,固处为名,上下中外,分为三员”,这里指出疾病的形成常由于邪气之“实”与正气之“虚”两个因素的结合之外,还指出了疾病发生的部位,“上下”是指病变部位在“上、中、下”的不同,“中外”者,外即是“表”,中即是里,而有表证与里证的区别。《内经》中亦初步建立起“三焦”与“六经”证候的雏形。张仲景在《素问?热论》六经分证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外感热病的六经辨证法则,一直被沿用。吴鞠通著《温病条辨》在运用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法则的基础上按病变所述的脏腑部位,分别为上、中、下三焦进行辨证,但他始终没有完全摆脱六经辨证的法则,故有上焦的“太阳温病”、中焦的“阳明温病”等说法,目的在于将“六经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辨证方法结合起来。由于“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是中医学辨证方法的基础,因而实际上,吴鞠通所确立的对温热病的“三焦辨证”法则,是融合了中医学自《内经》以来所建立的各种辨证方法的综合运用,只是既然运用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再加上六经辨证,就难免有牵强附会之嫌。
对外感温热病的辨证思路和方法,首先是按卫气营血进行四大证候的划分,以确定病变的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的不同阶段。二是按三焦辨证确立病变的重心和部位,也就是病变重点涉及的脏腑,这两种辨证方法的结合,已对病变的内外表里、上下纵横的关系进行了多维的分析,由于卫气营血辨证的本身,是建立在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的基础上,例如叶天士所说的:“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若按八纲辨证则卫分病变是表证、实证、热证,也就是阳证,若按脏腑辨证法则属肺病,肺在上焦,因尚在病变的初始阶段,气血津液尚未受损,此时若按三焦辨证则是上焦病变。这样便可将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以及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相互结合起来。若再结合温热病邪的性质进行分析,则中医学几乎所有的辨证方法均已包括在内,形成了对温热病的综合辨证方法。
以下我们试举常见的两种温热病运用综合辨证方法进行分析: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经呼吸道感染的急性传染病,以往在没有实施儿童时期的人工免疫时,在儿童中广为流行,几乎无一幸免,由于近年来在儿童时期广泛实施人工免疫,其发病率已明显降低,只在局部地区散在流行。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效能降低,故近年来常在青少年人群中散在流行,常见于在大学校区内出现,故称为“大学生麻疹”或“校园麻疹”,此外由于近年来流动人口增多,漏于免疫接种者不少,故亦常在该类人群中流行。
中医学认为麻疹是由温热病邪引起的疫变,温病卫气营血辨证结合麻疹的生理病理进程进行分析:
前驱期:通常在感染麻疹病毒数天之后出现,其临床表现为流泪、畏光、咳嗽、发热、体温逐渐升高,出现典型的卫分证候,按照三焦证候划分属上焦肺系病变,按八纲辨证属表热实证,因属病变的早期,气血津液尚未受损,此时若结合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特别是具有特征性的口腔粘膜斑(费-柯氏斑)不难确诊。在治法上,当以辛凉泄卫、解毒透疹,建议方剂为银翘解毒散,按笔者经验,去淡豆豉,加蝉蜕、紫草,以加强透表、解毒之功能。此期处理得当,虽不能阻断麻疹的整个病理生理进程,但可以减轻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发疹期:在发病后第三、第四天,体温持续上升、高热、全身症状加重,特别是呼吸系统症状加重,疹点最先常见于耳后、颈部及胸背部,遍及躯干部,最后及于四肢。出疹之初,以气分病变为主,为上焦肺经气分火热之邪亢盛,治法应以消气泄卫、宣肺透疹,仍以银翘解毒散为基本方,去荆芥、淡豆豉、牛蒡子,加黄芩、知母、石膏。麻疹的极期出现在第五至第六天,表现为持续高热,全身特别是躯干,头面部出密集之红色栗粒疹,部分融合成斑片状,严重时可出现瘀斑,称为挟斑带疹,常与麻疹病毒的毒力及机体的反应性有关,舌质多为红绛色,是典型的营分证候,或为气营同病或气血两燔,治法上应以气营两清,泻火解毒,仍可以银翘解毒散为主方,去荆芥、薄荷、淡豆豉、牛蒡子,加黄芩、石膏清气泄热,犀角(以水牛角代)、玄参、生地清营凉血,亦可以清营汤或化斑汤为主方随证加减。
麻疹的发疹期最易出现各种并发症,现摘要分析如下:
麻疹并发肺炎:通常出现在发疹期的第二、第三天,表现为持续高热,全身症状加重,咳嗽剧烈,甚至出现喘促,鼻翼煽动等呼吸困难症状,严重时出现紫绀,双肺听诊可闻满布的干湿啰音,疹点颜色变暗,或突然收末,或疹出迟滞不畅,是为疹毒内陷,热毒迫肺,中医称为麻后喘,是麻疹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按综合辨证属上焦肺经,营血分病变,麻疹的“逆症”,治法上以清营定喘、泻火解毒,代表方为“清营定喘汤”,该方为湖北中医学院李霈霖教授所拟,其组方为羚羊角、犀角、银花、连翘、黄连、黄芩、紫苑、款冬花、天竺黄、旋覆花、芦根、甘草,随症加减,疗效甚满意,若配合给氧,静脉补液和支持疗法,效果更佳,多数能转危为安。但应防止疹毒内陷、邪实正虚,易由闭症转为脱症,即现代医学所说的感染性休克,或并发呼吸循环衰竭。
麻疹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临床表现为高热、惊厥、烦躁,严重时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昏迷,现代医学认为是感染引发的中枢神经系统中毒症状以及麻疹病毒直接侵犯脑脊髓神经引起的脑膜脑炎,按温热病综合辨证,当属疹毒内陷,逆传心包,肝风内动,病在上焦心肺而及下焦肝肾的营血分病变,也是麻疹的“逆症”,该证候往往出现在麻疹并发肺炎的同时或之后,是“心肺”同病,属中医的“闭症”,治法上应在凉血泻火解毒的基础上加醒神开窍,清热熄风之品,仍以清营定喘汤为基本方,加石菖蒲、勾藤、麦冬,并给予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之类以加强清心泻火,醒神开窍的作用。
收末期:麻疹如无严重的并发症与合并症,是指“顺症”,通常在出疹后第四天体温开始下降,疹点开始收没,全身症状减轻而进入恢复期。此时余邪未尽,余热未清,肺气不利而肺阴受损,故通常出现气阴不足的症状。治法上应以清解余热,育阴生津,代表方剂如竹叶石膏汤。
以上通过对麻疹的整个病理生理进程的辨证分析,反映了中医学对温热病多种辨证方法的综合运用,为使之条理明晰,现将麻疹三期辨证分列于下:
1、前驱期:
? ? 病因:麻疹风热病毒
? ? 卫气营血辨证:卫分
? ? 三焦辨证:上焦
? ? 脏腑经络辨证:于太阴肺经、肺系
? ? 八纲辨证:表、热、实证
? ? 气血津液辨证:暂未涉及,但应注意热病伤津的可能。
2、发病期:
卫气营血辨证:发疹之初,通常是卫气同病,然后是气Zhengzhou 分病变,渐至气营同病或气血,燔,热深动血较少见。
三焦辨证:以上焦病变为主
脏腑辨证:主要涉及肺,若出现疹毒内陷,逆传心包,则为心肺同病,若热盛动风,则病及肝肾。
? ? ? ?气血津液辨证:随病程进展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气机受损与津液损伤。由于津血同源,故严重时亦伤及血液。
? ? ? ?八纲辨证:里、热、实证。
? ? 3、收没期:
? ? ? ?卫气营血辨证:营、血分病变逐渐消退。
? ? ? ?三焦辨证:上焦病变逐渐消退。
? ? ? ?脏腑辨证:肺热证逐渐消退,肺气不宣,肺阴受损。
? ? ? ?八纲辨证:里、实、热证逐渐消退,正气渐复,若一度病情较重,或出现过严重并发症者,则表现为由实转虚。
以上通过对麻疹的整个病理生理进程的综合分析,大体上可以了解中医学多种辨证方法如何灵活运用,这种综合辨证分析方法,几乎概括了中医学所有的辨证方法,能较客观和具体反映了温热病证的病因、病位、阶段,以及邪正之间的相互消长和病程的进退和转归,故能在外感温热病的辨证过程中广泛应用。
风温肺热证
中医学中所说的“风温”一证,不是单一种病变而是包括现代医学所说的由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多种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以及以肺部感染为主的,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感染。例如大叶性肺炎、流行性感冒、普通非典型肺炎以及由冠状病毒引起的非典(重症呼吸道感染综合征)、禽流感等也包括在内。
风温病名最早见于《内经》,属热病的范畴,《难经?五十八难》中的“伤寒有五”,风温为其中之一,《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息必鼾、语言难出”。历代医家对此皆有论述,自叶天士《三时伏气外感篇》,始明确提出:“风温者,春月受风,其气已温,经谓春病在头,治在上焦,肺位最高,邪必先伤”。直指风温病以太阴肺经为病变之重点,清代温病名家陈平伯著有“风温篇”,专门诊述风温病变指出:“风温者,春月与冬日居多、或恶风、或不恶风,必身热、咳嗽、烦渴,此风温病之提纲也”,从风温的发病季节,主要临床证候表现作了论述,由于风温以肺经火热病证为主,故近年来多称之为风温肺热证。
由于风温不是单一的病种,举凡由外感风热病邪引发的以肺的病变为主要证候的疾病,都属风温的范畴,该类病证由于有相似的临床表现以及大致相同的病理生理进程,故按照中医学的传统认识一并论述于下。
1、卫分证治
发病之初,通常有不同程度的恶风寒、发热、鼻塞流涕、颈痛或全身不适、咳嗽、咽喉疼痛或咽干口渴、微汗出或不出汗、舌红苔白而干、脉浮数,以上症状往往无特征性,最常见于普通感冒、流感,各种原因(不同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肺部感染、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的前驱期或早期,如为普通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较轻,若为流感或肺炎的前驱期则症状较重,须进行鉴别诊断,以免忽略较严重的感染。
病机:风温初起,肺气不宣、表卫不固。
治则:辛凉解表、疏风宣肺。
代表方:银翘解毒散。
2、气分证候
体温持续上升,或高热不退,全身症状加重,尤以呼吸道症状加重为主要特征,表现为剧烈咳嗽、呼吸急促、痰量增多、痰液由清稀转为稠浊,难以咯出,胸闷或胸肋疼痛、舌质红、苔白厚或黄厚而干、脉洪数。肺部听诊常为呼吸音粗糙,可有不同程度的干湿啰音或哮鸣音,胸部x光检查常示肺纹理增粗,并可见肺部实质性炎症,如散在性的点片状阴影,有时可呈整个肺叶的实变,常为细菌引起的大叶性肺炎,有时可同时出现间质性肺水肿,是肺部实质性损害早期,此时如有条件应作病原微生物检查。
病机:风热犯肺,肃降失施
治则:清气泄热,宣肺化痰
代表方:银翘白虎汤,即银翘解毒散去荆芥、淡豆豉、牛子、薄荷,加石膏、知母、黄芩清气分热,若痰黄而稠者,可加天竺黄、黄连、百部、浙贝,若考虑为病毒感染,可加贯众、板蓝根。
3、营分证候
高热持续、午后加重、倦怠疲乏、烦躁不安,突出表现为呼吸系统症状进一步加重,如咳嗽、呼吸急促、痰量增多,咯出带血性痰,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出现典型的“三凹征”,舌质红绛、苔黄而干、脉细数,以现代病理生理学分析,主要为肺部实质性、广泛性炎症,此时应注意引发的呼吸功能不全继发的呼吸与代谢性酸中毒、水电解质平衡失调,严重时可出现心肌中毒性病变而出现循环衰竭、休克。
治则:清营泄热,宣肺平喘。
代表方:清营定喘汤。该方的基本组成为羚羊角、银花、连翘、黄芩、天竺黄、石菖蒲、旋覆花、紫菀、冬花,该方是由银翘解毒散与清营汤二方变化而来,以羚羊角清热平肝,以防热盛动风,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芩连苦寒泻火,以旋覆花、紫菀、冬花宣肺降逆平喘,加天竺黄清化热痰,以石菖蒲通心阳,开心气而醒神,防止热邪内陷心包。
4、血分证候
血分证候是营血证候的进一步发展和加重,其临床表现除具典型的营分证候之外,突出表现在“热深动血”即广泛的出血倾向,如咯血、吐血、便血及皮下出血所致的瘀斑。由于肺实质的严重损害,呼吸功能不全,缺氧与酸中毒症状更为明显,此时常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烦躁、嗜睡甚至昏迷,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中毒症状或继发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小儿常出现惊厥、抽搐,是为“热盛动风”、“肝风内动”,即叶天士所谓“热传心包”、“包络受病”。下面将血分证候两个主要亚型分别论述:
热深动血:是血分病变的基本病机,主要表现为机体的出血倾向,最早出现的是皮下出血点,部分融合成片状称为皮下瘀斑,多见于胸背部受压部位,随病程的发展,最常见者应是呼吸系统的出血、咳血、咯血,此时肺部体征更为明显,如双肺广泛的湿性啰音、呼吸浅促、唇口紫绀、舌紫绛,由于呼吸功能不全,酸中毒、甚至出现心肌中毒症状,出现心动过速、血压下降,继发心功能不全,严重时出现感染性休克,而出现微循环障碍及凝血因子的消耗可继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使出血倾向仍进一步加重,最常见的当是应激性溃疡出现的上消化道出血。
在治法上当以清营凉血、宣肺平喘,若出现脉微细数、肢冷汗出,便是热厥之象,防其气脱血竭,此时病机往往是邪实而正虚,病情危急,应在清营定喘汤方中加三黄泻心汤清心泻火,用羚羊角、犀角凉血,结合益气救逆之生脉散,并给以紫雪丹、至宝丹之类,此重症必用重药,结合现代医学的抢救措施,或可转危为安。
逆传心包:是血分证候的另一临床表现,其主要特征是出现神智异常改变,早期为烦躁不安,继而嗜睡、神昏、谵语,甚至昏迷、抽搐。即中医所说的邪陷心包,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当属感染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或者就是继发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结合呼吸系统症状,便是浊痰蒙闭心包。在治法上是凉血泻火中并用清心开窍之法,于清营定喘汤中加用安宫牛黄丸,其余抢救措施不再赘述。
急性虚证期:
风温肺热证出现急性虚证的临床表现有两种情况,一是出现于病变的恢复期,由于风温一证,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属于以肺部炎症为主要病理生理特征的一类病变,近年来中医所诊断的风温证,多由病毒引起的急性肺部实质性炎症,一般病程较长,病情较重,缺乏有针对性,特异性的病因治疗,如近年流行的由冠状病毒引起的非典型肺炎、H5N1禽流感病病毒引起的以肺部炎症病变为主要特征的禽流感,尚有由于未明确病因的重症急性呼吸道感染综合征等。上述病证往往在发病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或合并症,即使进入恢复期后,病人往往表现为极度虚弱、倦怠疲惫、面色晄白、气短心慌、语音低微、干咳痰少、咽干口燥、肌肉消削、排便不畅、小便短涩等。以上表现不独见于风温证之后,亦见于多种温热病证的恢复期,是一般急性虚证的共有的临床表现,证属气阴两虚,而以肺阴虚为主要特征,在治法上不可见虚证而轻投补剂,当以清解余邪、益气养阴、生津和营之法,竹叶石膏汤为其代表方剂,酌加沙参、石斛、百合养阴清肺之品。
值得注意的是,在风温肺热证的整个病理过程中,病变的重点始终在肺,且以肺热所致的症候为特征,从而印证了叶天士所说的“温病虽久,在一经不移”的理论对于临床的指导意义。




报价| 永善县| 怀化市| 石柱| 榆社县| 富锦市| 陵川县| 齐齐哈尔市| 仁寿县| 平果县|